3月10日,由我校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與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法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School of Law)共同主辦、我校法學院承辦的聯(lián)合國安理會與國際刑事法院關系國際研討會在北京京儀大酒店召開。
參加會議的有哥斯達黎加前駐聯(lián)合國常駐代表布魯諾?斯塔格諾大使,國際刑事法院法官席爾維亞?費爾南德斯法,前南國際刑事法庭、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剩余機制上訴庭法官劉大群,國際刑事法院秘書長官處國際合作顧問亞歷山大?霍達科夫大使,外交部條法司參贊馬新民等,以及來自我校和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勒陀利亞大學和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院等著名專家、學者40余人。我校副校長、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協(xié)同聯(lián)席主任張保生教授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并在開幕式上以英文致辭。
本次研討會按照內容分為四節(jié),分別為:(1)國際刑事法院最新進展;(2)安理會與國際刑事法院關系;(3)美國、區(qū)域組織及成員國對國際刑事法院合作的政策;(4)俄羅斯、中國學者對國際刑事法院合作問題的思考。包括布魯諾?斯塔格諾大使、席爾維亞?費爾南德斯法官在內共14位專家學者發(fā)表專題演講,每一專題演講后中外專家均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自2002年成立以來,國際刑事法院在一系列案件中都面臨復雜的法律和政治問題。因為國際刑事法院系獨立于聯(lián)合國之外的國際組織,自身沒有軍隊,所以案件的調查、起訴、審理和執(zhí)行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與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合作。而在與所有國家的合作中,與安理會大國的合作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因為只有通過安理會成員國,特別是常任理事國的推動,安理會與國際刑事法院的關系才能順暢,二者才能為國際和平與安全、正義與公正做出貢獻,并協(xié)調二者之間的關系。
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正大力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空間,今后在國際層面探討國際刑事司法與國際政治之間復雜的互動關系,研究政治博弈對司法活動的影響以及司法活動對國際政治的溢出效應,將會成為中心研究的重要內容。
本次研討會得到了我校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中歐法學院師生的大力支持,我校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學積極參與其中,體現(xiàn)了我校學術治校方略下同學們高度的學術熱情和年輕一代學人的精神風貌。中外專家對本次研討會的內容、水平以及組織工作表示高度認可。
(文/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圖/攝影工作室 盧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