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團宣通訊社 施俊文 馬丹婷
“短跑像一束璀璨的煙花,雖轉瞬即逝,但給我一種前進的快感。”承勇道出了短跑在他心中別具一格的含義。短跑迸發(fā)出的魅力吸引著承勇,讓他選擇用五年的時光細細琢磨,亦在未來的歲月里與之并進。
人物介紹:承勇,商學院工商管理1502班,擅長短跑,是校級、院級男子100米及200米短跑健將,2016年5月獲首都高等學校第五十四屆學生田徑運動會4×100米接力乙組第五名,2016年10月獲首都高等學校第八屆秋季學生田徑運動會男子200米乙組第六名。學習成績優(yōu)異,大一時曾獲國家級獎學金。

奮戰(zhàn)0.01秒
初識短跑,是在高中的一次運動會上,承勇代替一個臨時受傷的運動員而走上了短跑賽場,這一走就是五年。“我并不知道自己的短跑水平如何,所以當時的心態(tài)就是想盡力而為。結果比賽成績讓我出乎意料,獲得男子100米第一與男子4×100米接力第一。”回想最初與短跑結緣的經歷,承勇話語中流露出幾分驚喜。這份意外之喜也給了承勇更多的自信,使他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潛能與實力。
盡管高中課業(yè)繁重,承勇還是把這項運動堅持了下來。“最重要的是偶像的力量——博爾特。”說到這里,他不禁會心一笑,從高中到大學,這股力量從未消逝。“一方面,高中教室離操場比較近,意味著訓練方便,另一方面,它是我放松的一種方式。”就這樣,短跑運動給高中時代的承勇打開了一扇窗,使他遇見了不一樣的自己。
大一時,承勇順利加入了校田徑隊,從此開始了每天“早訓加晚訓”的模式。在他看來,短跑過程中,速度需要不斷提高,因此所需的能量逐步增大,直到耗盡所有力量。但是短跑速度的提高是個很慢的過程,速度的穩(wěn)定性也不強,所以需要持之以恒的訓練。說到訓練,承勇感慨,“訓練很苦,但每個0.01秒的提高都能給我莫大的激勵。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還有田徑隊的隊友相互鼓勵,以及早訓晚訓陪著我的后勤部門。”這種苦樂交織的訓練模式已經成為承勇生活的重要部分,影響、改變了他的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挑戰(zhàn)自我與頑強拼搏。
二戰(zhàn)大運會
大學里,承勇曾兩次代表法大參加首都高等學校學生田徑運動會。2016年4月,承勇參加我校校運會時因缺乏參賽經驗而起跑失誤,無緣個人100米獎項。
有了校運會參賽失敗經驗后,承勇及時總結,并繼續(xù)投入短跑訓練中。一個月后,承勇首次出征大運會,則顯從容淡定。在4×100米團體接力賽項目中,與隊友一同獲得了4×100米接力乙組第五名的好成績。然而,作為第二棒的承勇在交棒時因左腳傷病復發(fā)而摔倒在賽場,“幸運的是,在第一棒的隊友很給力,所以我在接棒時與其他組相比有明顯的優(yōu)勢,我的摔倒并沒有影響下一棒接棒,所以整個過程相對比較順利。”跑完最后一棒的隊友氣喘吁吁,看到倒在賽場上的承勇,立刻橫跨過整個操場到他身邊,扶起承勇,把他背下跑道。肩并肩一起訓練的隊友給予的溫暖和力量,讓承勇更加珍惜由短跑帶來的情誼。
日后的訓練中,承勇左腳腳板的傷病并未痊愈,舊病復發(fā)也曾一度讓他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是每每想起大運會上的難忘經歷,承勇都會倍感鼓舞。同年10月,承勇代表法大再次參戰(zhàn)大運會,榮獲男子200米乙組第六名。
承勇說到:“大運會給我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在這里會遇到參加過世錦賽的項目能手,雖然會帶來很多壓力,但也能為今后的訓練帶來動力。”兩次參賽大運會的經歷,他感受到了法大在大運會短跑項目上的點滴進步,“既然自己是田徑隊的,那么就有責任為法大的短跑成績做出貢獻。”
2017年5月,他將在教練的帶領下,代表法大參加第55屆大運會男子100米項目、200米項目和男子4×100米接力項目。面對將要到來的比賽,承勇積極備賽并信心滿滿。

文武需兼修
與短跑賽場上的粗獷率性不同,生活中的承勇內外透著一股儒雅,這種風度來源于他好讀書、善思考的習慣。平日里除了讀專業(yè)書外,他還涉獵文學、哲理類的書籍,既發(fā)散思維,又能豐富生活情趣。承勇最喜歡馬爾克斯的書,尤其喜歡其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和《族長的秋天》。“馬爾克斯是一個有味道的男人。他嘗過各種磨難的味道,展現(xiàn)人和生活最本質的面目,依舊活得開心;他亦最不憚說出最真實又最不想被人展現(xiàn)出來的真相。”
這種情懷同樣也體現(xiàn)在他對辯論的獨到理解上。有過一年辯論經驗的他尤其享受在臺上陳詞的過程,他認為能夠用自己的邏輯鏈去闡明道理,并啟迪觀眾思考是最重要的,承勇將其稱之為“儒辯精神”。
有情懷,也有追求,作為商學專業(yè)的學生,學科思維方式很容易局限在尋求最大效益上,在承勇看來,這固然正確,但同時也要拓寬眼界,不能死盯直接收益,要大膽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拿著相機去旅行,慢悠悠地走向目的地,隨心拍下沿途風景,這是承勇得了空就喜歡做的事情。
因為有情懷所以在生活的選擇中收放自如,所以遇見不一樣的自己。